石化業的功與過?

台灣經濟命脈?高污染高危害?我們該繼續發展石化嗎?

來賓:

經濟部工業局長 杜紫軍

環球經濟研究社社長 林建山

前高雄市環保局長 張豐藤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 陳吉仲

國光石化引起多方反對,不過,石化業下游業者包括紡拓會、紡織、不織布
、橡膠、塑膠製品、平面顯示器材料元件等10餘個公協會舉辦座談,表達對石化業的支持。

預定地在彰化縣外海的國光石化,該不該設立,引起很大的爭議,居民贊成與反對的聲音都有。贊成的居民,期盼國光能帶動地方發展,而反對民眾則擔心,污染對農漁業的傷害,反而讓地方更加蕭條。

從一輕到八輕

借鏡六輕的經驗,看石化業的利弊得失,學者引用工業局的資料指出,麥寮鄉有高達八成的民眾,後悔六輕設廠,呼籲彰化居民要多加考量。

八輕屬於石化上游工業,過去這個產業都是以高雄為發展重鎮。因為早在民國35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接收了日據時代位在高雄左營的海軍燃料廠,之後更名為「高雄煉油廠」,就展開了台灣石化產業的發展。

民國55年、政府決定在高雄煉油廠內興建第一座、第二座輕油裂解廠,來提供下游的民間塑化業者石化原料。隨著經濟起飛對塑化品的依賴並配合十大建設,政府又在高雄縣林園鄉成立林園工業區並興建三輕、四輕。

細數石化功與過

之後又在高雄煉油廠內興建五輕、通過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計畫、以及新三輕擴建。

工業區形成上中游產業鏈,石化工廠林立,名符其實的石化王國,創造多少產值?造就台灣經濟奇蹟?石化業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石化業上下游在台灣的現況?該不該繼續發展擴大石化業?除了考量經濟面,對於台灣人民的食品安全、健康風險以及區域水資源等眾多議題,也應該仔細精算。

外部成本全民負擔?功大於過,還是弊大於利?高污染健康危害?效益代價如何評量?重產能輕管理!六輕工安頻傳,地方中央無能為力,管理制度有何問題?

台灣乙烯自給率已達90%,為何還要擴張產能?難道台灣石化榮景恐將被取代?蓋八輕能否長期維持台灣優勢?

中國大陸石化業的需求與發展?不能開放輕油裂解登陸的原因?

不要繼續發展石化,台灣才能轉型綠能產業?
 

 

 

新聞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