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鵝毛拔不得!一課稅就窒息!說好的公平正義呢? 來賓 馬 凱 經濟評論者 阮慕驊 財經節目主持人 洪敬舒 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 來賓: 財經專家 汪潔民 財經節目主持人 阮慕驊 資深經濟評論者 馬凱 美國稅法律師 徐宗甫 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 洪敬舒 大戶條款的存廢爭議? 假議題?毫無意義的大戶條款? 大戶免交稅!國稅局瀆職?制度漏洞多? 大戶交稅,台股窒息?從美國資本利得稅看台灣。 證交稅的荒謬與困境? Tags: 台股大戶條款有話好說稅制改革經濟議題證所稅財政部股市經濟綜所稅新聞分類: 財經稅改 There are 7 Comments 由 匿名 (未驗證) 在 2014/12/17 13:52 發表 不明白為什麼 討論 會牽扯到 40% 沒錢繳稅的人是否 股市不好是他們的錯?? 沒錢繳稅犯法該死???汪先生 莫名其妙!!!看似頭頭是道 但似乎 只是要護航!!!等影片上傳 會再看一遍!! 由 匿名 (未驗證) 在 2014/12/17 15:37 發表 http://blog.udn.com/mobile/kurich/6416352 汪的言論應該沒有提到窮人,他只是要解釋很多人不用繳稅,我想我可以聽得懂他的意思,我找到以前的資料,的確有38%戶數的確不用繳稅,而0.67%的戶數就貢獻近半的個人所得。這也說明貧富差距嚴重,政府的稅來源的確就靠這些大咖跟大公司。 由 匿名 (未驗證) 在 2014/12/18 00:58 發表 學學商業周刊嘛不要再去討論國民黨的政策(反正也没有用)就討論韓國的經濟園區就可以低調了 由 匿名 (未驗證) 在 2014/12/18 03:08 發表 請問 所以 汪提這個38% 跟 今天主題的關聯是???所以不該再課稅??又 汪的300多次 本金消失理論 合理嗎??真有人 會把錢進出300次??好像 國道收費站 路過 500次 新水會不見 又誰會路過 500次??認真不明白。 由 比居踢 (未驗證) 在 2014/12/18 04:37 發表 汪的算法是錯誤的因為你每次交易扣除0.3%手續費所以你每次剩餘的本金是前一次的99.7%進出333次=本金*99.7%^333 = 本金*36.7%求極限的話 大概約3000次的交易才能讓你的本金歸零 由 匿名 (未驗證) 在 2014/12/18 05:29 發表 佩服很有數學邏輯,但是最後剩下幾塊錢,一定金額一下也不能買零股,是不是也要考慮進去,求極限沒有意義吧。且每次進出的金額也不一樣,那只是一個概算大概會吃掉多少錢,你如果每週交易金額,一年下來你會交給國家幾十萬或上百萬交易稅,用本金論會混淆。汪為何提到那個40%,可能是說資本利得,你要課稅,就要知道資本在哪裡 賺錢的人到底在哪裡?? 國家就是一個需要錢運轉的機器,就是稅,營所稅一半,所得稅一半,營所稅上市櫃就貢獻一半,台機電就貢獻十分之一....應該通盤來考量怎麽收取更多的稅。 由 匿名 (未驗證) 在 2014/12/22 05:26 發表 的確如來賓阮所說,很無聊的議題,令人吐血。無能政客,全民抵制...,來,大家跟我唸一遍。
由 匿名 (未驗證) 在 2014/12/17 13:52 發表 不明白為什麼 討論 會牽扯到 40% 沒錢繳稅的人是否 股市不好是他們的錯?? 沒錢繳稅犯法該死???汪先生 莫名其妙!!!看似頭頭是道 但似乎 只是要護航!!!等影片上傳 會再看一遍!!
由 匿名 (未驗證) 在 2014/12/17 15:37 發表 http://blog.udn.com/mobile/kurich/6416352 汪的言論應該沒有提到窮人,他只是要解釋很多人不用繳稅,我想我可以聽得懂他的意思,我找到以前的資料,的確有38%戶數的確不用繳稅,而0.67%的戶數就貢獻近半的個人所得。這也說明貧富差距嚴重,政府的稅來源的確就靠這些大咖跟大公司。
由 匿名 (未驗證) 在 2014/12/18 03:08 發表 請問 所以 汪提這個38% 跟 今天主題的關聯是???所以不該再課稅??又 汪的300多次 本金消失理論 合理嗎??真有人 會把錢進出300次??好像 國道收費站 路過 500次 新水會不見 又誰會路過 500次??認真不明白。
由 比居踢 (未驗證) 在 2014/12/18 04:37 發表 汪的算法是錯誤的因為你每次交易扣除0.3%手續費所以你每次剩餘的本金是前一次的99.7%進出333次=本金*99.7%^333 = 本金*36.7%求極限的話 大概約3000次的交易才能讓你的本金歸零
由 匿名 (未驗證) 在 2014/12/18 05:29 發表 佩服很有數學邏輯,但是最後剩下幾塊錢,一定金額一下也不能買零股,是不是也要考慮進去,求極限沒有意義吧。且每次進出的金額也不一樣,那只是一個概算大概會吃掉多少錢,你如果每週交易金額,一年下來你會交給國家幾十萬或上百萬交易稅,用本金論會混淆。汪為何提到那個40%,可能是說資本利得,你要課稅,就要知道資本在哪裡 賺錢的人到底在哪裡?? 國家就是一個需要錢運轉的機器,就是稅,營所稅一半,所得稅一半,營所稅上市櫃就貢獻一半,台機電就貢獻十分之一....應該通盤來考量怎麽收取更多的稅。
There are 7 Comments
不明白為什麼 討論 會牽扯到 40% 沒錢繳稅的人是否 股市不好是他們的錯?? 沒錢繳稅犯法該死???汪先生 莫名其妙!!!看似頭頭是道 但似乎 只是要護航!!!等影片上傳 會再看一遍!!
http://blog.udn.com/mobile/kurich/6416352 汪的言論應該沒有提到窮人,他只是要解釋很多人不用繳稅,我想我可以聽得懂他的意思,我找到以前的資料,的確有38%戶數的確不用繳稅,而0.67%的戶數就貢獻近半的個人所得。這也說明貧富差距嚴重,政府的稅來源的確就靠這些大咖跟大公司。
學學商業周刊嘛不要再去討論國民黨的政策(反正也没有用)就討論韓國的經濟園區就可以低調了
請問 所以 汪提這個38% 跟 今天主題的關聯是???所以不該再課稅??又 汪的300多次 本金消失理論 合理嗎??真有人 會把錢進出300次??好像 國道收費站 路過 500次 新水會不見 又誰會路過 500次??認真不明白。
汪的算法是錯誤的因為你每次交易扣除0.3%手續費所以你每次剩餘的本金是前一次的99.7%進出333次=本金*99.7%^333 = 本金*36.7%求極限的話 大概約3000次的交易才能讓你的本金歸零
佩服很有數學邏輯,但是最後剩下幾塊錢,一定金額一下也不能買零股,是不是也要考慮進去,求極限沒有意義吧。且每次進出的金額也不一樣,那只是一個概算大概會吃掉多少錢,你如果每週交易金額,一年下來你會交給國家幾十萬或上百萬交易稅,用本金論會混淆。汪為何提到那個40%,可能是說資本利得,你要課稅,就要知道資本在哪裡 賺錢的人到底在哪裡?? 國家就是一個需要錢運轉的機器,就是稅,營所稅一半,所得稅一半,營所稅上市櫃就貢獻一半,台機電就貢獻十分之一....應該通盤來考量怎麽收取更多的稅。
的確如來賓阮所說,很無聊的議題,令人吐血。無能政客,全民抵制...,來,大家跟我唸一遍。